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道爷 第197节(2 / 3)

相对于文官的处理意见,太上皇更喜欢贾蔷的这种处理意见。

这才是大乾应有的态度,当然,并不是说太上皇就会同意贾蔷的意见。

态度是态度,可真要动了刀兵,那就要考虑到用兵的成本。

大乾才从鞑靼入侵中走出来,这几年为了恢复北方的生机,朝中可是拔了许多银钱的,加上北方这几年的产出少了许多,两相之下大乾的收入受到了不小影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虽说与云南土司打上一场仗不会是一场大仗,但花费的银子却无从落实。

景文帝同样看到了署名贾蔷的内阁意见,他可比太上皇更加高兴。

“贾爱卿果然是文武全才!”他不由赞道。

区区四十天时间,就得到了内阁的认同,还有了意见署名权,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。

他这会儿已在考虑下一阶段,让哪位内阁学士退下来,由贾蔷接任。

至于说九省都检点,景文帝并不在意贾蔷的这个职位,原本就没有九省都检点,南方军队还不是好好的。

有着兵部的管理,南方军队一直都在大乾的管束之下。

贾蔷只需要在空闲时间中,稍稍关注一点南方军队的事务就够了。

如今贾蔷被内阁接受,只要在内阁呆上一些时间,提拔到内阁学士就顺理成章了。

封妃

“八百里加急!八百里加急!”时隔四年,京城街道上再一次见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快马。听着信使那沙哑的声音,京城不少人都回想起了四年前发生的事。

如果不是贾侯爷力挽狂澜,于紫荆关大破鞑靼人,京城都会受到鞑靼人的蹂躏。

这些人眼中闪过了担忧,这八百里加急,不是又要打仗了吧!

皇宫守卫在看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后,立即上前将人扶下马,查检了身份后,有太监领着信使入宫。

此刻正在上朝,贾蔷闭目一边听着朝臣的话,一边想着自己的事。

朝堂上如他一样的人不少,只要是无关自己负责的事,都不用太过关心。

“报,八百里加急!”有小太监进殿来报告道。

“让信使进来!”景文帝挥手止住了正说话的臣子,沉声吩咐道。

那臣子也知道八百里加急的重要,他退到了一旁候着。

“报,八百里加急,云南土司造反,发兵五万!”信使在进殿时,口中大叫道。

景文帝不由想到了数天前的折子,没有想到云南土司的事发展到如此程度。

有太监接过了信使身上的信筒,由夏守忠亲自查验了封条,这才打开了信筒,取出了内里的信件。

景文帝接过信件看了一遍,他又将信交给了夏守忠。

夏守忠将信送到了下面,交给了几位重臣。

两位内阁大学士先看了一遍,又传到了几位王爷手中,从王爷手中传到了贾蔷手中。

并不需要在朝臣中传阅完,只需要让几位重臣看过就可以了。

“诸位臣工,可有什么建议?”景文帝沉声问道。

造反放在任何时候,都是一件大事,对于大乾而言,造反就是一个大巴掌打在脸上,必须立即还击回去,将造反之人诛其九族。

“臣愿前往平定!”贾蔷站了出来沉声说道。

他是南方九省的九省都检点,云南就是他的管辖范围。

云南土司叛乱,正是他稳固南方军权的时机。

再说了,五万人马,在他的眼中可就是大量的经验。

“贾侯,您可是大乾第一名将,一个小小的云南土司造反您都要亲自前往,还让不让其他将军建功立业了!”一等子柳芳站出来说道。

“是呀,真要派贾侯前往,云南土司还以为大乾怕了他们!”西宁郡王接着说道。

四王八公的北静王水溶出逃,让四王八公的影响力受到了极大削减,他们需要战功来重新拾回这份影响力。

在朝堂上的四王八公代表,不用商量就取得了共议,那就是此次平叛之战,必须由四王八公之人出面。

“贾爱卿,你也要习惯身处高位,知人善用,而不是亲力亲为!”景文帝在龙椅上点了点头,对贾蔷说道。

他同样认为,一点小事就让贾蔷出动,十分没有必要。

贾蔷是谁,那可是大乾名将,属于大乾震慑四方的将军。

再说了,大乾的将军这么多,不过是云南土司的叛乱,随便派个将军过去就是了。

“圣上圣明!”贾蔷躬身说道,他退到了一旁。

“本王推荐一等伯牛继宗前往云南除叛!”西宁郡王这时又说道。

“牛继宗最是合适!”

“牛继宗领兵之能谁人不知!”

连续就有多位臣子站出来为牛继宗说话。

“末将请命,必平云南土司!”一等伯牛继宗站出来向景文帝请缨道。

景文帝看向牛继宗,又看了看西宁郡王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