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蒿素用过了没有?”
“用过了,一开始的时候,还有些效果,不过也就是短时间的起效,很快就无法阻止器官的衰竭。”
“这。。。”
此时的陆晨,也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如果这样的看的话,或许自己一开始的判断就是错误的。
患者并不是急性红斑狼疮。
可是,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,导致患者的症状与红斑狼疮如此相像?
“陆院士,现在唯一能够知道的,是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症状。”
所谓的溶血性贫血,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。
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。
人体骨髓本身有6~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。
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。
称为溶血性疾患,或溶血性状态。
一旦出现这种状态,对于任何一名患者来说,随时都可能发生猝死。
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,而此时,患者体内的红细胞,寿命缩短到了只有5天。
这种情况,可以说是万分紧急。
“庄老,有没有查过免疫因素?”
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常。”
“非免疫性因素呢?”
“患者并不存在人工心脏瓣膜、心瓣膜钙化狭窄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的情况。”
“这。。。”
一时之间,陆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。
从手头的资料上来看,的确很难判断患者的情况。
“患者是否患过淋巴癌或者是不是有吸毒史?”
“这个当然不会,要是他太爷爷知道他敢碰那玩意儿,非打死他不可,淋巴癌的检测也已经做过了,是阴性。”
戊型病毒性肝炎?
“庄院士,我现在需要知道,患者是否存在血红蛋白血症、高胆红素血症、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,患者尿检查是否可见血红蛋白尿、是否含铁血黄素尿、尿胆原排出是否增多。”
“行,我现在就安排这些检查。”
手头上的这些检查报告,对于陆晨来说,依旧是无法提供有效的判断。
如果是慢性溶血性贫血,患者会出现黄疸和脾大表现。
实验室检查有红细胞破坏增多和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的证据。
患者血红蛋白尿强烈提示急性血管内溶血,就可以考虑溶血贫血的诊断。
不过,现在这些检测都还没有做,很难确定患者的情况。
很多病症,不是第一时间能够发现的。
可就算是溶血性贫血,患者在接受了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之后,也应该出现好转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