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”
“多谢陛下关心,奴婢一切安好!”梁芳看到朱祐樘前来,亦是十分开心地道。
朱祐樘原本还想继续重用梁芳,但梁芳执意来这里守陵,故而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太监更是平添了一份敬意。
尽管在文臣的笔下:文臣多忠,宦官多奸。只是兵临城下之时,文武百官都是忙着打开城门迎接新主子,而唯一陪在崇祯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以身殉国。
“陛下,奴婢已经安排妥当了,请上山拜祭先帝吧!先帝知道你如此文治武功,定会以你为傲!”梁芳一直关注着朝堂,显得由衷地微笑道。
虽然当年先帝说过“太子不似朕”的话,但先帝终究是看错了,而今的弘治必定比先帝还要擅于权术。
朱祐樘看着眼前这一条新修的几百米神道,还有上面层层宫殿和楼宇,其实他已经是第二次到这里了。
去年十二月底,朱见深下葬的时候,他亲自送葬来过一次。只是那个时候仅仅修好玄宫,但地表上的建筑物还没有动工。
只是现在再次来到这里,呈现眼前的是最标准的皇陵。
朱祐樘走进由石砖铺砌的道路,这一条道路叫神道,由于万寿山有溪流,各陵的神道都会建一座石桥。
今日的太阳比较晒,尽管有太监力士撑伞,但徒步登上方城并不算一件过于轻松的事情。
最先出现的是无字碑亭,这无字碑亭耸立在神道中间。
继续往前走,跟外朝奉天殿的布局相似。最前面的是祾恩门,这是单檐歇山式的三间殿堂大门,两侧是一面延伸远方的山墙。
穿过祾恩门后,前面便是祾恩殿。这座殿是单檐歇山顶,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单是造价便已经达到二十万两。
“陛下,要不要喝水!”
“不用!”
“陛下,奴婢替你擦擦汗吧!”
“不用!”
……
朱祐樘发现做皇帝亦是一个苦差,这种祭祀即便是皇帝亦不好推脱,特别茂陵还给大臣找到一个上疏言事的理由。
就在茂陵陵园建成后的第三天,天寿山一带突然雷电风雹铺天盖地而来,各陵楼、殿、厨、亭及各监厅屋兽吻、瓦饰击碎很多。
在得知此事后,很多官员纷纷上疏要求朱祐樘修德。
朱祐樘知道不能光拿皇位不做事,故而此次春祭若是不卖点体力,确实不太厚道,故而今日再辛苦亦得坚持。
在祾恩殿的后面的是三座门,这是琉璃花门形制,中门门楼为单檐歇山顶形制。所幸,穿了门便是最后的棂星门。
若说刚刚是外朝区域,那么现在便是进入真正的寝宫。
从棂星门进来,便是石五供,而后面是方城,方城上是明楼。明楼的前面立着一个陵碑,镌刻:大明宪宗纯皇帝之陵。
朱祐樘到这里已经是气喘吁吁,但还是咬牙从一个券洞直行而入,来到后面广场的石供桌前,需要在这里对着宝城上的宝顶进行祭祀。
今天注定是一个折磨帝王的一天,在这里祭祀完毕还得走着下山,另外还有两个皇陵要前去祭祀。
春祭,帝王的劫难日。
有豹十三,京城突变
宪宗纯皇帝的茂陵安排在最前面祭祀,接着是英宗睿皇帝的裕陵,最后才是太宗文皇帝的长陵。
此次祭祀长陵同样是一条艰难的登山路线,最终由宝城入口进方城,方城之上同样建明楼,而楼内树圣号碑,上刻:太宗文皇帝之陵。
以朱棣的文治武功,当配以太宗。
跟后面喜欢跟文官集团空谈圣人治国之道的帝王不同,朱棣或许亦有犯下过错,但无疑算是一个实干的帝王。
面对蒙古的犯疆和挑衅,先后五次进入漠北草原,打击了鞑靼、瓦剌和兀良哈,这便是历史上的“五征三犁”。
面对安南胡朝不断吞食西南边疆,为了维护大明在中南半岛宗主国的权威,主动出兵灭掉胡朝,在安南设交趾布政司。
面对充满未知的海洋和东南亚的局势,朱棣摒弃了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,而是选择斥资造宝船下南洋。
永乐时期打破历朝皇帝的墨守成规,主动出击于中南半岛和扬帆南洋,可谓是四海咸宾,气象恢宏,创造华夏在亚洲秩序的新高峰。
凭此等功绩,朱棣无疑是大明皇帝最好的表彰,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太宗皇帝。
只是可惜,后继者受儒家的思想影响太深,都是选择跟士大夫共享太平之福。嘉靖不肯继嗣大宗,为了扶正自己的生父为大宗嗣,竟然将太宗皇帝生生改为了成祖。
朱祐樘看着眼前的“太宗文皇帝”碑文,却是庆幸自己回到了这里,成为这个帝国的掌舵者,而他将效仿太宗令四海来朝、扬中华国威。
按规制,祭品大山牛三头、猪五头,兔六只、小山牛两头、北羊二头、鹿一头,另外则是香烛衣锦。
祭文早已经准备妥当,由随行的翰林院学士张升进行诵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