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和责任,三观必须要正。即便到了宋代,宋代有宋代的情况,我也要遵守自己的价值观,这是原则问题。”
“但年满二十岁以上,未婚,且条件优渥的女子可不多哦。”
赵祯说道:“如今这年月,女子一般及笄之后,便多有做媒婚嫁,二十岁还未婚者,要么是奇丑无比,无人问津,要么是丧夫或和离者,怕是难以找到适合的人。”
“没事,慢慢找呗,我现在的心思主要还是放在国事上,看到大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,我就心急如焚。”
赵骏倒是一点都不急,说着冠冕堂皇的话。
零零后都不急,很多零零后干脆都没有男女朋友的欲望,更别说结婚了,所以他倒也等得起。
见到他这样,赵祯就只好说道:“那你自己做主吧。”
“嗯。”
赵骏应了一声。
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延福宫。
赵祯继续说道:“眼看就要临近年关了,这也是大孙在大宋过的第一个年,大孙心中觉得如何?”
赵骏想了想道:“除了想家以外,还能有什么?”
“大孙跟朕一起过年吧。”
赵祯扭过头,看向他,拍了拍他的肩头风雪,微笑着说道:“大孙在大宋,不就朕以及诸多赵姓宗室做亲人了吗?”
“嗯。”
赵骏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。
对于祖辈这些亲人,谈感情的话就有点不现实。
最多就是有点血缘上的好感而已。
而且这点好感还随着北宋南宋的窝囊情况而不多,纯粹就是看在赵匡胤的面子。
“朕知道跟千年前未见过面的祖宗谈亲或许做不到。”
赵祯真诚地看着他,轻轻地说道:“但至少对于朕来说,朕还是那句话,这皇宫,永远是大孙你的家,即便是出门在外,想家的时候,随时回来。”
赵骏愣了一下,随后微微点头道:“嗯。”
这次不再像刚才那么敷衍。
虽然室外寒冬。
可心里。
却是暖暖的。
商人与资本家的区别
上午辰时,今日赵骏并未入宫。
已经是年关十二月二十八日,再过两天就过年了,整个朝廷都进入了休沐状态。
宋朝的假期很长,从冬至开始,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,断断续续的假期时间长达一个月,中间大概只有十多天的上班时间。
原因在于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是在腊月初七去世,宋朝建立以后规定腊月初七前后放假三天,由此形成惯例。
到了宋仁宗时期,由于其母是腊月初十生日,朝廷又规定再放假三天,等于一个忌日加一个生日多出来一个黄金周,从十二月初开始,先放七天假。
然而这还没完,这两个假期之前,还有个冬至,朝廷规定放假七天。冬至加这两个假,没几天就过年了,一直放到正月初三。
问题是,宋真宗时期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,于是下诏书,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,官员可以多休假五日。
这一休就休到元宵节了,而在宋代元宵节也算春节的一部分,也要放假七天。
也就是说从十一月底的冬至日开始到来年正月十五,不到两个月时间里,宋朝的年底春节假期长达三十三天,休息时间非常长。
现在正处于春节休假期间,算上天庆日,要到正月初九才上班。
所以政制院每天都只有一名宰相轮班值守。各部门也一样,由尚书和左右侍郎轮班,负责处理紧急突发事件,其余时候大家都回家过年。
一时间,整个朝廷都变得空荡荡起来,所有汴梁的官府机构,都呈现出一种寂静和停摆的状态。
赵骏的马车缓缓驶向了新任工商部尚书李谘的府邸。
李谘亲自在门外迎接。
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多个商人,有大茶商田昌,大盐商康喜,大粮商孟承起等,都是汴梁各行各业比较顶尖的大商人。
里面田昌其实是江浙人士,主营业务不止是在汴梁,各地都有他田氏茶铺的分号。
本来按照惯例,这个时候田昌已经带着今年的货款回江浙,过年之后,准备开始在那边收来年的春茶了。
但此刻却一直留在汴梁,原因是汴梁茶叶市场地震,他不得不在此留着,江浙那边就只能让长子过去处理,本人亲自在汴梁处理茶叶生意。
从五月把春茶送到汴梁来,到现在半年都没有回去。
赵骏的马车停在了李谘府邸外,李谘的气色好了许多,他才五十五岁,历史上现在坟头草都长起来了,好在阿莫西里还是比较给力,两粒下肚,药到病除。
见到赵骏下了马车,李谘迎了上去,拱手说道:“见过知院。”
“见过知院!”
“李相有礼,诸位有礼!”
赵骏也拱手回了一礼,随后说道:“是我今日冒昧打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