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34节(2 / 3)

赵骏指着自己,肃然说道:“若是天下官员都如你这般,百姓还有什么活路?大宋那么多人,你是只害了几十数百。可大宋那么多官吏,人人都害几十数百,加在一起,那会是一个多大的数字?”

他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所以我能够做的,就是至少保证在我执掌权力的时候,让天下百姓有条活路,让天下官员做好他们分内的事情,至于百年之后,自然是百年之后的人来解决。”

“看来知院道心如铁,纵使前方坎坷,亦要艰难前行啊。”

孙沔嘲讽了一句。

虽然估计不可能说得动赵骏,但心中难免有些失落。

这次怕是死定了。

“好了,别再兜售你那套歪理了。”

赵骏沉声道:“边询已经交代了,杨日严派了他弟弟过来送信,你只是又给旁人回信,你心腹手下也没有离开杭州,做出杀人灭口勾当的不是你,你背后还有别人,说说吧。”

“既然我必死无疑,又何必多做口舌呢?”

孙沔嗤笑道:“知院神通广大,不如自己去猜猜?”

赵骏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
江西路那个县令被杀人灭口的并非孙沔指使,除非他送信是给一群亡命之徒送。

然后这群亡命之徒手段高超,做事干净利落,将人轻易处理掉。

但孙沔真的有能力招揽这样一群干练的人才吗?

赵骏是不信的。

所以他觉得孙沔背后还有人。

原淮南西路转运使黄惟不可能,黄惟被调到河北路去了。

除非孙沔派去送信的人能坐飞机,否则时间对不上。

那就只能锁定在淮南路、两浙路的高官。

也许是孙沔的岳父,福建路转运使边肃。

此人曾经以文官统军,还是兼任兵部尚书的寄禄官,手底下藏着一队精兵也有可能。

只是边肃以前并未在淮南路当过官,应该是没参与过淮南贪腐案。

他有必要为了孙沔冒着得罪赵骏的风险帮他杀人吗?

这是个疑问。

但不管怎么样,孙沔既然不开口,那也只能找别的办法了。

赵骏淡淡地说道:“你不说,以后自然会有人说。”

说着他就扭过头准备离开。

走了几步,忽然又停下,回头看向孙沔的牢房,倏地笑道:“孙太守,今晚月色很美,多看看,也许再过几天,就看不到了。”

随后毫不停留走了。

他杀贪官污吏,可不会等太久。

贪腐案真相

五月十四日上午辰时,赵骏拜访了毕昇。

对于这个活在初中历史教科书里的男人,赵骏还是很感兴趣。

此时的毕昇已经六十五岁,不过身体却非常健康,耳不聋眼不瞎,在古代非常难得。

得知赵骏过来,他连忙带着一家老小迎接。

赵骏慰问了这位大发明家,然后在现场诸多官员以及街坊邻里百姓簇拥下,发表了一下他对发明创造的看法。

他指出,科技发明创造,是提高生活便捷的关键,锄头、弓箭、刀刃,其实都是发明。

儒家一些流派斥责工匠制造是“奇技淫巧”“雕虫小技”,这肯定是错误的。只要是对人们生活有益的发明创造,就都不是坏事。

不过世人也常对儒家这样的抨击有误解,儒家自己内部也产生了分歧。实际上儒家并不是说发明创造不好,而是说不能用一些无用却新奇的东西进献取悦皇帝。

所以对待发明创造,要有良好的构新意识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。

赵骏强调,发明创造并不应该为了进献取悦,而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。就像锄头、曲辕犁、水车等发明一样,改变人们的生活,让世界更进一步。

所以朝廷鼓励大家多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,为此特意建立创造局,希望全天下的黎民百姓都参与到发明创造当中,积极发扬建设新风。

这次赵骏过来,就是代表创造局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奖章。朝廷不仅给毕昇颁布发明创造证书,而且还给予现金奖励。

在诸多官员和街坊邻里的见证下,赵骏亲自把他昨晚上临时写,临时盖了他政制院知院的印章证书和二十贯现金交到了毕昇手里,让老头热泪盈眶,感叹自己的发明终于有了价值。

一系列过程自然是赵骏策划。

事实上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至少在当时,或者说在封建社会意义不大,一直到晚晴民国,由于欧洲利用活字印刷术壮大了出版业,人们才知道它的真正用途。

所以毕昇就算是发明了这东西,在宋代除了看看稀奇的人,人们还是更愿意用雕版印刷,而不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。

不过赵骏却知道它的价值,泥活字确实弊端很大,但将来可以改进为铅活字,效果更好。

有了活字印刷术,出版业将蓬勃发展,以后会带来巨大的宣传效果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