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苏一眼,而后夸道:“老爷子,恭喜你啊,得了个好徒弟。”
“这丫头是还成。对了,你家双双呢?”老爷子喝了口茶,好奇问道。
赵师傅也是位老鳏夫,不过他育有一儿一女。儿子嘛,死活不肯学做烤鸭,觉得当厨子没出息。女儿倒是肯学,就是太小了点,如今才上小学。
“去同学家玩了。孩子大了,也没以前肯吃苦了。”赵师傅颇为遗憾道。
现如今的老师傅,好些个都有后继无人的困扰。
尤其赵师傅这种家传手艺的,除了家人概不外传,问题就更多了。
趁着赵师傅去厨房忙活的空档,李苏笑道:“师父,我还以为你带我出来跟人斗菜呢?”
老爷子忍不住敲了李苏一把,没好气道:“说你痴,你还真够痴的!厨艺一门,可不仅仅是手上功夫,舌尖上的学问也不少。没尝过百味,算哪门子大厨?顶多只是个乡下烧饭婆子!你这丫头,勤苦好学是一回事,但亦不能缺了吃喝。咱们厨子,不仅要吃,还得吃好喽。”
李苏刚出月子就这般拼,老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。
索性带孩子出来见见世面。
不愧是老爷子夸赞的大师傅,赵传中做的烤鸭当真一绝,色泽红润油亮,外酥香而里肉嫩。一出炉,那香味就直往人鼻子里钻。此外赵师傅片鸭子的功力亦是一流,出刀快而不乱,片片有皮带肉,薄而不碎,一只鸭子竟片了一百多刀。
“老爷子,小李同志,尝尝我家这酱。”赵师傅手脚麻利,只花费三分半钟就片好了鸭子。
李苏闻着香味早已忍不住了,她卷了黄瓜葱丝儿,蘸了面酱,又裹了薄薄的面皮,只尝了一口她就愣住了。
这口味竟比脑海中的味道好吃上百倍,上千倍。
赵师傅很满意李苏愣神的表情,他哈哈笑道:“喜欢就多吃点。”
老爷子亦道:“多吃点,赶明儿你出了师,给赵师傅补一顿就是。”说罢将装片鸭的碟子往李苏身边推了推。
这闺女刚生完孩子,可得好好补补。
赵师傅这鸭子烤得当真到位,片鸭手艺也绝,李苏吃了大半只鸭子,竟一点儿不觉得油腻,反而越吃越香。
吃完鸭子,老爷子挥挥手就带李苏走了。李苏愣道:“师父,真不给钱啊?”
这么一只肥鸭子可要不少钱嘞。
更何况还有这么好的手艺。
“鸭子是我备的。至于手艺么,老爷子我肯吃就是给面儿。”接着老爷子乐呵呵解释,原来他孤身一人,在钱财上面比较松散,好人好事做了不知多少。这一圈厨子,他几乎都认识,而且都交情不浅。
其中这位赵师傅就得过老爷子好几回帮助。
如今有了徒儿,老爷子自然要为她铺铺路。
他积攒多年的情分,慢慢都转给徒儿。
故此好长一段时间,只要休息,老爷子就带着李苏四处吃吃吃。从烤鸭,到炊饼,又到乳鸽,豆花等等,不管食品价值如何,总归老爷子推荐的绝对口味一流。
如此一来,吃得李苏面色红润,也给儿子亮亮补得白白嫩嫩。
时间很快,转眼又到了腊月,这几日天气骤然又冷了几度,屋外更是雨雪交加。大橘和她的崽崽分散在各家的灶洞里取暖,胡须被烤卷烤断了,也不肯挪窝。
屋内,李苏正与严猛兴致勃勃说着昨日的事情。严猛抱着儿子听得津津有味,心里越发感激老爷子的好。
两口子正说着话,就听见韦大妈喊人的声音。
李苏高声应了一声,与严猛对视一眼,都不明白韦大妈找她何事?
韦大妈掀帘进屋,先是看了看炕上的亮亮,而后在心里默默比较,觉得自家小孙子也不差。接着她又客套几句,磨磨蹭蹭半天才道:“李苏啊,跟你关系好的那位民警同志,她有对象了么?”
最近韦大妈十分烦躁。一是老大家的怀相不好,二是家里积蓄渐渐变少,三是小儿子韩飞的亲事成了老大难。其中最后一桩事情烦得她日夜睡不着觉。
偏院里能托的关系,她都托了。一整年下来,臭小子也相了七八次亲,愣是一回都没成。
昨夜,她又将院里人家的关系理了理,发觉李苏这小媳妇人脉广,那位民警姑娘瞅着年纪不大。这不、等李苏一回家,她就跑来问问。
“大妈说的是汪梅吧?那不凑巧,她刚与严猛的同事相了亲。”
这还真不是李苏的推托之词,而是确有此事。
严猛的老搭档张洋原先谈了个对象,上半年因着他总与严猛搭车跑长途,聚少离多的,然后姑娘就被别的人给追走了。
之前亮亮办满月酒,张洋和汪梅打了个照面,后来就托李苏当了个中间人介绍介绍。说来也是缘分,汪梅竟也看他对眼了,听严猛讲他们好事快成了。
一听这话,韦大妈懊恼得直拍大腿,觉得自个儿下手晚让人抢了先。
张翠蓝掀帘进来,听了这话就道:“老韦,你也是瞎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