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百六十一章 故人东来宣诏圣旨(2 / 3)

的事迹,但他也确实是大宋官场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名臣,当时他的俸禄加上禄米、田产等诸多福利待遇,统计下来之后,估摸着高达二万一千多贯,以当时四百文相当于如今二百五十多人民币,折算成现在的标准,年薪几乎近一千三百多万,大宋官员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&esp;&esp;也正是因此,在大宋官场办事,送礼托关系之类的私下动作,早已成为不成文的“潜规则”。

&esp;&esp;而文官们还讲究个吃相,虽是收礼,但吃相也不能太难看,直接真金白银的送出去,实在有辱斯文,不如折换成书贴纸画古董文玩一类,既风雅不俗气又价值不菲,所以赵宗昌送出这一方砚,实在是深谙官场的手腕,让送礼和收礼的人都格外熨帖。

&esp;&esp;这礼部官员也是有些来头的,下来随行宣旨,只不过是积攒一些资历,也好有些底气往上爬,他在六部任职,可比杨璟更清楚赵宗昌的身份,能收到赵宗昌的礼物,自然是受宠若惊!

&esp;&esp;到了这个份上,他也就不敢再隐瞒什么了,朝赵宗昌与杨璟低声道:“杨大人,实不相瞒,家父乃是吏部员外郎,早先在朝堂上听说了,相公们得知矩州的事情后,建议让杨大人担任使者,出使大理,调停战事,可可最后拟制,大人却成了副使,正使是是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赵京尹赵大人”

&esp;&esp;“赵京尹?”杨璟听得此名,稍稍回想,便回忆了起来,这哥儿们可不是让宋慈抢了提刑官的那位赵大人么!

&esp;&esp;早先杨璟在巴陵县破案之时,就与湖北提刑司知事罗教平产生过龃龉,当初正是罗教平保护王念恩和御医齐悬济,而罗教平顶头上司以及后台,正是赵京尹!

&esp;&esp;当初罗教平与岳州军副指挥罗晋,正是与杨璟对着干的死对头,不过后来被杨璟狠狠震慑了一番,罗晋对杨璟早已心服口服,至于罗教平,虽然对杨璟也是忌惮万分,但曾经扬言要让赵京尹给杨璟一些颜色好瞧。

&esp;&esp;如今宋慈听说要平调广南东路,也就是广东,而赵京尹却成为万众瞩目的正使者,这里头究竟有些什么蝇营狗苟的斗争,可就耐人寻味了。

&esp;&esp;赵京尹已经是封疆大吏,如今又接过出使的任务,若顺利完成任务,便能够进入临安,成为朝堂上的权力核心人物,可谓登堂入室。

&esp;&esp;而他成为了杨璟的顶头上司,意味着出使大理的一概事务,都由赵京尹一把抓,杨璟想要发力也没这个资格,只怕杨璟担任这个副使,到头来给人背了黑锅,当了替罪羊啊!

&esp;&esp;若出使成功,赵京尹回京便一步登天,纵观大宋朝,但凡出使归来的,即便没有成为中枢宰辅,也能名留青史,诸如韩琦等人,乃至于贾似道等,都有过出使的经历。

&esp;&esp;可如果出使任务失败,赵京尹完全有可能将罪责都丢给杨璟,因为所有人都知道,这次的正使本该是杨璟,无论在矩州的作为,还是与林文忠余阶的渊源,杨璟对此次出使都无法袖手旁观,最起码这已经是赵京尹等人都能够察觉出来的迹象了。

&esp;&esp;一旦杨璟插手出使事务,就会给赵京尹留下口实,即便杨璟真的只是做个陪衬,赵京尹也绝对能够找出一堆理由来,让杨璟背下这口黑锅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不可否认的是,出使也有着风险,蒙古蛮子可不是中原大陆的士大夫,这些马背上的牲口可从来只用拳脚和刀枪来讲道理,一个不小心被砍了头,漫说回京当官,能不能回来还两说。

&esp;&esp;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杨璟也很是佩服和感激赵宗昌,若不是深谙官场规矩的赵宗昌,杨璟还被蒙在鼓里,又怎么可能得到如此有价值的提醒。

&esp;&esp;送走了礼部官员之后,杨璟又与赵宗昌闲谈了一会儿,赵宗昌才主动开口问道。

&esp;&esp;“杨大人,不知早几日与大人商量的事情,杨大人考虑得如何了?”

&esp;&esp;听得赵宗昌的问话,杨璟也暗笑,因为陆长安等暗察子已经把赵宗昌调查了个一清二楚。

&esp;&esp;这位赵宗昌通判确实有些不好明说的出身背景,而在矩州城破之时,他也确实没有投降韦镇仙,只是安抚百姓,保护矩州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更向韦镇仙提出要求,蛮兵不得骚扰百姓的禁令,就是他与韦镇仙商谈之后的结果。

&esp;&esp;但杨璟也不想主动联系这位通判,毕竟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,如今赵宗昌帮了自己一把,又主动开口问起这事儿,杨璟心里早已有了主意。

&esp;&esp;可赵宗昌见得杨璟不开口,眉头一皱,又朝杨璟道:“杨大人,我知道你跟牟子才牟大人正在江陵府推广新作物,只要你答应替我说服夜郎人,完成迁移安置的事情,赵某可答应你,明年开春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