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朱由检带着王慕九等特战队一百多人,在张惟、黄立极一班大臣的陪同下,穿过皇极门,来到皇极殿。
&esp;&esp;大臣们都挤在皇极殿外宽阔的广场上,黑压压的一片。都在高谈阔论,或者争论着什么。
&esp;&esp;朱由检的到来,让他们全部停止了喧哗,有些人已经准备跪拜了。
&esp;&esp;黄立极拉住正要准备下跪的崔呈秀:“崔大人,等会,进殿再说。”然后大声对那些正不知所措的大臣们说:“新皇移驾皇极殿,请各位同僚去皇极殿内拜见。”
&esp;&esp;王慕九和李俊簇拥着朱由检进了皇极殿。
&esp;&esp;朱由检还没有正式登基,暂时不能坐龙椅,魏忠贤端上一张稍微小些的红木座椅,放在龙椅左近。
&esp;&esp;朱由检在这象征嗣皇帝的椅子上坐下来,王慕九和李俊腰胯短刀,立在朱由检的身后,魏忠贤手持佛尘,在侧首支应着。
&esp;&esp;张惟出班发声:“诸位同僚,先帝已经仙去,请大家参拜新皇。”
&esp;&esp;有些急不可耐的大臣立即开始叩头,但魏忠贤咳嗽了一声,众人才发觉有些不对,那几名正在叩头的大臣也不得不尴尬地爬起〖♀,来。
&esp;&esp;魏忠贤又咳嗽了一声,似乎要将嗓子里郁结的浓痰吞下去,尽量让嗓音浑厚一点。群臣都是不安地等待。
&esp;&esp;魏忠贤终于出声了:“参见新皇,拜!”
&esp;&esp;群臣赶紧下跪。
&esp;&esp;“一叩首!”
&esp;&esp;“二叩首!”
&esp;&esp;“三叩首!”
&esp;&esp;群臣叩拜了三次。
&esp;&esp;“起——再拜!”
&esp;&esp;群臣随着魏忠贤的公鸭嗓子,完成了三跪九叩之礼。
&esp;&esp;三跪九叩,大臣们算是认下了朱由检。端坐在红木椅子上的朱由检,发表了他的第一份口谕:“诸位大臣,先帝已登极乐,请礼部按照大明的祖制和现实情形,及时安排先帝的‘九虞’之礼。”
&esp;&esp;内阁首辅、礼部尚书黄立极出班奏到:“启奏新皇,根据大明祖制和皇后娘娘的懿旨,先帝‘九虞’之礼,在几筵殿举行,共二十七日。臣立即着手,起草详细方案。”
&esp;&esp;张惟出列:“启奏新皇,先帝‘九虞’之礼,时长日久,然国不可一日无主,祈求新皇早行登基大典,传承大明正统。”
&esp;&esp;张惟的意思很明确,那就是新皇应该在先帝的‘九虞’之礼完成前,完成登基大典,免得夜长梦多。
&esp;&esp;群臣还不及做出反应,魏忠贤又是一连串的咳嗽。
&esp;&esp;阉党的成员看着魏忠贤,一时不知说什么好,朱由检即将登基,已是不可逆转,难道这时候还要反对朱由检登基?
&esp;&esp;工部尚书薛凤翔和兵部尚书王永光相互换个眼色,双双拜倒在地:“臣附议!”
&esp;&esp;其他的东林党人立即明白过来,朱由校极端信任魏忠贤,致使阉党不断做大,已经稳稳压过东林党。现在新皇将立,正是表忠心、从阉党手中夺回权力的好机会。
&esp;&esp;虽然朱由检的政见和东林党有矛盾,但朱由检与魏忠贤那是不可调和的矛盾。东林党向来以正统自居,而朱由检则是朱由校最嫡系的传人。
&esp;&esp;东林党人纷纷下跪,支持英国公张惟的倡议。特别在朝堂的后方,东林党人聚集的地方,无数的官帽正和地面亲密接触。
&esp;&esp;魏忠贤丝毫不为所动,他垂下首,紧紧盯着手中的佛尘。
&esp;&esp;朱由检昂首看天,但皇极殿的顶梁遮挡了他的视线,他只能看到殿内的顶梁。
&esp;&esp;时间就像被定格,皇极殿内再也没有声息,整个朝堂上,只有站立的阉党和下跪的东林党。
&esp;&esp;“臣附议!”前排一个高大的身影缓缓下跪,正是首辅黄立极。
&esp;&esp;魏忠贤的眉毛微微跳动了一下,依然观测着他的佛尘。
&esp;&esp;李春烨看了眼站在自己身边的阎鸣泰,阎鸣泰微微点头。“臣等附议!”李春烨和阎鸣泰双双跪倒在堂前。
&esp;&esp;“臣也附议!”施凤来因为有拥立之功,感觉和朱由检亲近多了,甚至朱由检不断看向他的眼神都被他一丝不漏地捕捉到。刚才在信王府被张惟和黄立极抢了风头,这时候他哪甘落后。
&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