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5章 南方海商(2 / 3)

……草民从事海外贸易,主要觉得海外贸易的利润比较高。”苏州海商王魁小心地说。

&esp;&esp;“奥,那你们主要向海外出售什么产品?”朱由检继续和颜悦色。

&esp;&esp;“回陛下,草民等主要出售茶叶、棉布、服装等生活用品。”广东商人李宇生,四十多岁,身材不高,但全身透着精干。

&esp;&esp;李家在广州是首屈一指,就是在整个广东,也能排得上前十,但商人在大明没有地位,士农工商,商人排在最末,再多点钱,也不能改变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实。

&esp;&esp;“嗯,”朱由检呷口茶,“那你们从南洋购回什么产品呢?”

&esp;&esp;南京海商刘炳中从座位上站起来:“回陛下,南洋远没有我大明丰富,也没有什么好的出产,草民等主要是购买粮食,另外就是西洋的玻璃等。”

&esp;&esp;“坐下,刘东主不用多礼。”朱由检举手示意,“购买粮食好,大明缺少粮食,你们要多多为大明的百姓多做贡献。”

&esp;&esp;“是,陛下。”刘柄中坐到椅子上,他只知道叛货挣钱,没想到贩卖粮食,还能为大明百姓贡献。

&esp;&esp;朱由检语气一转:“各位东主,你们的海运文书,还没有在工部登记吧?大明以前,可是实行禁海政策的。”

&esp;&esp;众人面面相觑,刚才说话的王魁、李宇生、刘柄中更是吓得跪倒在朱由检的面前,他们五心向地,哭丧着脸。

&esp;&esp;看到火候差不多了,朱由检也不想吓着这些大明最早的海运商人,“起来吧!朕没打算治你们的罪,毕竟你们是赚南洋的钱,造福大明百姓。”

&esp;&esp;王魁等人哪敢起来,在朱由检的示意下,才由其他的海商扶到椅子上。

&esp;&esp;“各位东主,你们挣钱,朕不反对,但不能危害大明的利益,更要遵守大明的法律。”朱由检已经为将来的工商税做准备。

&esp;&esp;“比如粮食,大明并不丰富,你们尽可贩运回国,如果粮店出售不完,可以卖给朝廷囤积起来,将来遇到灾荒之年,朝廷可以赈灾与民;但玻璃等工艺品,大明国内可以生产,就要少买,否则就会损害大明厂商的利益。”

&esp;&esp;“至于出口,除了你们所说的茶叶、棉布、服装,还可以向南洋出口肥皂、香水等民用产品。”

&esp;&esp;“肥皂、香水?可这些在大明比较稀缺,我们根本没货呀?”潮州商人钱潮生双目无光,表情沮丧,如果能得到这些传说中的商品,不要说海外,就是在大明国内,就是数倍的利润。

&esp;&esp;“这些现在还处在研发阶段,以后会大规模生产,你们就容易得到货物,你们也可以和肥皂、香水厂家联系,必要的时候,朕会给你们帮助。”朱由检没等这些海商们从兴奋中清醒过来,“但有些商品不能随意出口,比如火器、水泥等,必须得到兵部、工部的批准,才可以对海外出口,以后,朝廷会制定相关的律法,一定要多加留意。”

&esp;&esp;“是,陛下,我们一点会遵守大明的律法。”众海商齐声作答。

&esp;&esp;“只要你们遵守大明的律法,造福大明的百姓,朕一旦会支持你们在海外经商,朝廷也会支持你们——你们说说,在海外经商,遇到什么困难,需要朕提供什么帮助?这是朕今天召见你们最主要的原因。”朱由检根本不像皇帝,更像是拉家常的兄弟或者朋友。

&esp;&esp;“南洋的海盗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地土著的偷窃。”

&esp;&esp;“西夷明目张胆的抢夺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众海商纷纷说出他们在南洋的艰辛,没有朝廷撑腰,他们都是以个人的智慧和气度在南洋艰难维持存在。

&esp;&esp;朱由检从椅子上起身,在大厅内缓缓踱了半圈,“朕也知道,南洋有很多的大明百姓,他们和你们一样,受到当地土著和西夷的欺凌,朕也想帮助自己的子民,怎奈……朕也力不从心,大明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呐!”

&esp;&esp;李宇生似乎感悟到什么,“陛下可是要组建像郑三宝那样的海军?”

&esp;&esp;“朕已经下旨,在广州组建南海舰队,可是大明自成祖之后,禁海多年,海军已经严重萎缩,万历年间虽然开了海禁,但时日太短,现在缺少大型船只,海军无法正常训练,更不用说驶向南洋了。”朱由检终于切入正题。

&esp;&esp;“陛下如果真要组建像三宝太监那样的舰队,草民可以将商船中的大船捐出来。”李宇生想到三宝时代的大明舰队,眼睛都放光了,如果大明再有一支这样的海军,南洋,大明的人还不是横着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