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五百万两。”朱由检扳开手指头,“那五年呢?十年呢?建奴不灭,辽东就是无底洞呀!”
&esp;&esp;“陛下,这次北伐,会将户部的存款挥霍一空,万一失败了呢?”乔允升还是不依。
&esp;&esp;“打仗,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,而且,我们不是去开疆,而是守土,建奴侵占了辽东的大片土地,残杀了数百万的汉人百姓,乔爱卿拿着大明的俸禄,却不思故土、不念百姓,难道乔爱卿是建奴的探子?”
&esp;&esp;“臣一心为了大明,陛下何出此言?”乔允升“噗通”一声,跪倒在朱由检的面前,他的脸,涨得通红。
&esp;&esp;“乔爱卿说话,似乎句句为了大明,朕问你,那建奴逼近山海关,乔爱卿准备如何应对?乔爱卿为官数十年,找到对付建奴的法子了吗?”
&esp;&esp;“陛下,臣并不主管兵部,所以……没有想过对付建奴的事。”
&esp;&esp;“朕忘了,乔爱卿主管的是刑部,这北伐的事,本来也不是刑部分内的事-------你先起来,退过一旁。”
&esp;&esp;“是,陛下。”乔允升从地上爬起来,退回自己的位置。
&esp;&esp;李长庚本来还待提出一些反对的意见,见朱由检的态度异常坚决,知道反对也没用,他准备向朱由检缴械投降了,“陛下,这左路军,由谁人去统兵?”
&esp;&esp;“这个……你暂时不用管,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”
&esp;&esp;“是,陛下。”李长庚算是默认了朱由检提出的北伐。
&esp;&esp;正月十六,黄晓福从沈阳回到京师。
&esp;&esp;他先是来到户部,将皇太极、代善、多尔衮赠送的白银和鸡血宝珠交给尚书毕自严,然后带着察思马斤,求见朱由检。
&esp;&esp;朱由检在乾清宫会见了黄晓福和察思马斤。
&esp;&esp;“参见陛下!”黄晓福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。
&esp;&esp;“参见明皇陛下!”察思马斤不知何故,这次也是向朱由检下跪行礼。
&esp;&esp;“哈哈,你们都起来吧!看座,看茶。”
&esp;&esp;“谢陛下!”
&esp;&esp;“谢明皇陛下!”
&esp;&esp;黄晓福和察思马斤,都在朱由检的下首对面落座,宦官给他们泡上宫中的香茗。
&esp;&esp;“黄爱卿,和谈进行得怎么样?大金国有和谈的诚意吗?”
&esp;&esp;“陛下,这是微臣和大金国和谈的协议文稿,如果陛下同意……”黄晓福将那份只缺少朱由检签名的协议递上去。
&esp;&esp;朱由检浏览了一遍,“黄爱卿,皇太极已经签名了,那就表示,他已经同意了?”
&esp;&esp;“是,陛下,大金国已经同意了这份协议,只等陛下签名认可。”
&esp;&esp;“黄爱卿,你也签名了,你也接受了这份协议,是吗?”
&esp;&esp;“陛下……”黄晓福预感到情况不妙,“这是微臣与金国大汗共同商定的……”
&esp;&esp;“黄晓福,朕是怎么交代你的?这是和约吗?大金国倒是获得了我们的辽东,我们大明呢?大明得到了什么?”
&esp;&esp;“陛下……”黄晓福哭丧着脸,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。
&esp;&esp;“还有这赔款,大明将士明明在辽东打了大胜仗,连女真人的镶红旗和正蓝旗都灭了,却是需要向他们赔款?这胜仗不是白打了?”朱由检越说越气,他从龙椅上站起来,一把将协议文稿撕碎,摔在黄晓福的头上。
&esp;&esp;“陛下……”黄晓福跪在朱由检的面前,身子抖得像是筛糠:“微……臣……”
&esp;&esp;“不用微臣了,你已经不是大明的朝臣了,”朱由检对身边的司礼秉笔太监张彝宪说:“拟旨,黄晓福削职为民,着回原籍陕西。”
&esp;&esp;内宫侍卫们立即架着黄晓福离开了。
&esp;&esp;“陛下……”黄晓福心有不甘。
&esp;&esp;朱由检再也不看黄晓福一眼,他一挥手,侍卫们怜着黄晓福,小跑着离开了乾清宫。
&esp;&esp;察思马斤见朱由检撕碎了协议文稿,又降了黄晓福的大罪,情知和约无望,“明皇陛下……”
&esp;&esp;“察思马斤,不关你的事,黄晓福吃里扒外,损害大明的国家利益,他是罪有应得-------如果大金国真有和谈的诚意,朕会重新选派人员,与你重新商谈。”
&esp;&esp;“明皇陛下,我这次出使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