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燧发枪射击了,冲在最前面的百姓,顿时像中了绊马索一样,摔倒在明军前面百步的地方,鲜血顺着伤口,开始向地上流淌。
&esp;&esp;伴随着血液流淌的,是他们口中发出的各种惨叫和呼救。
&esp;&esp;前面的人见到亲人受伤,后面的人听到亲人呼救,这些客木城的百姓,顿时血液冲上头脑,他们是藏民与蒙人,本来就是崇尚武力与血性的,即使是老弱妇孺。
&esp;&esp;后面的人拼命要挤到前面,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前面的人要看看受伤倒地的亲人,到底伤的怎么样了。
&esp;&esp;人群向洪水一样,以一种惯性向前出击,这一时刻,谁也阻挡不了,除非有一股比他们更大的力量来阻止他们。
&esp;&esp;明军阻止不了,他们才三四百人。
&esp;&esp;燧发枪一刻不停地射击,但人数太多,人群太密集了,有些中弹受伤,甚至已经死透的百姓,也被人流簇拥着向前。
&esp;&esp;枪手们毫不手软,但人群还是在前行,从百步的死亡线前进到八十步的中间线,又前进到六十步的警示线。
&esp;&esp;明军真的急红了眼,但燧发枪的数量太少,他们根本无法压制人群前进的步伐。
&esp;&esp;伤亡的百姓有数千,或者已经上万,但人群还是在前进,除非有意外的力量,改变他们的惯性。
&esp;&esp;“射击,目标双腿。”营长大叫,这一刻,他已经不需要终结对方的性命了,只要人群失去前进的能力就行。
&esp;&esp;只要有一条腿中弹,百姓必然下跪或者摔倒,人群在地上聚集成人堆,这个人堆绊倒了后面继续前行的人群。
&esp;&esp;人堆越积越大,暂时阻挡了后面的人群。
&esp;&esp;“妈的,这些不要命的藏人与蒙人。”营长终于松了口气。
&esp;&esp;“营座,我没子弹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也没子弹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也是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营长大惊,每名士兵的身上,不过数十发子弹,这在平时,就是面对敌军,也是绰绰有余,但今天冲击的百姓太多,子弹差不多打光了。
&esp;&esp;“拔出马刀,即使用双手,也不能让他们出逃,一旦他们逃出去,就是大明的敌人,他们会抹黑大明军队的名声。”
&esp;&esp;没有子弹的士兵,都是扔下燧发枪,拔出腰间备用的马刀,他们已经准备近战肉搏了,明军的肉搏不是太强,好在对面的敌人,不是正规的壮丁军队,而是百姓,还是老弱妇幼,他们唯一的优势,就是人数众多,让明军一时半会杀不完。
&esp;&esp;人群经过短暂的停滞,终于越过地上的人堆,开始蚂蚁似的向明军跑过来,双方开始短兵相接。
&esp;&esp;天气开始暗下来,明军士兵也看不清前面是女人、孩子还是老人,只要有人影,就会砍上一刀。
&esp;&esp;但黑暗中也会伸出一记闷棍,或者一把带绣的铁锹,明军开始出现伤亡。
&esp;&esp;“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百姓的后面传来了燧发枪的声音,原来是一支巡游军队得到了讯息,赶过来增援西城门,从枪声中可以听出,人数并不是太多,也就百十人的样子。
&esp;&esp;营长可不管什么人数,他大吼一声:“弟兄们,我们的援军来了,杀呀,杀敌立功,迟了就没得功劳了。”
&esp;&esp;明军军心大振,而藏民与蒙人,听到后面的枪声,情知明军的援军到了,都是一个劲地向前挤压,期望在明军的援军到来之前,打开西城门,只要出了城,借助夜色的掩护,他们就有活命的可能。
&esp;&esp;城门口的明军,承受了更大的压力,不过,后面燧发枪的声音,让他们看到了希望,只要能支撑一时,他们就能阻止这些百姓出城,顺利完成把守城门的任务。
&esp;&esp;“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”
&esp;&esp;“砰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枪声突然密集了起来,显然更多的援军到达了。
&esp;&e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