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800【报界换天】(3 / 4)

面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,至少看起来就比其他报纸更加时尚大方。

&esp;&esp;而像陈博桥这样上了年纪的读者,喜欢上《日报》的理由则很简单,因为它的排版比其他报纸更便于阅读,不怕老眼昏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看错了行。

&esp;&esp;“快催一下印刷厂,加印的5000份已经卖完了。”

&esp;&esp;“经理,外面又在催货了,看样子加印8000份都不够!”

&esp;&esp;“稳妥起见,今最后再加印5000份,再催都不印了。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东方传媒集团的销售部简直就成了菜市场,从上午开始就嘈杂不堪,好些员工连中午饭都没时间吃。

&esp;&esp;有很大一部分人,他们是没有固定看报习惯的,往往是走到报纸销售点,凭心情选则一份报纸购买。而今,这种人中十个有九个都选择买《日报》,因为这份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彩色印刷太抢眼了,而且头版的大标题、大图片导读远比那些刊广告的报纸更能激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。

&esp;&esp;何朝琼对报纸改版后的销量预测还是很保守的,只让印刷厂比平时多印了一万份,结果11万5千份《日报》没到中午就销售一空。

&esp;&esp;为了不打断自身的经营秩序,《日报》只选择了加印三次共1万8千份,改版第一日13万3千份报纸全部售罄。

&esp;&esp;改版第二日,《日报》的印刷量提高到15万份,依旧全部卖完。

&esp;&esp;每逐步提高印刷数量,一个星期过后,《日报》的销量连续超过《星岛日报》、《成报》和《明报》,以19万份的恐怖销量与《东方日报》打成平手。

&esp;&esp;香港的众多资深报业人士,被《日报》的销量奇迹搞蒙了,这特么也可以?

&esp;&esp;其实,《日报》的改革,就是另一个时空黎志英创办《苹果日报》后玩的那一套。只不过黎志英那厮更狠,市面上报纸均价5块钱一张,他直接将《苹果日报》定价2元还送一个苹果,招来无数报界同行的嫉恨。

&esp;&esp;《苹果日报》的一系列改革,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,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,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《华侨日报》、《快报》、《香港联合报》等报纸,都在《苹果日报》攻势下先后结业。

&esp;&esp;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,甚至包括《明报》、《大公报》等报纸在内,或多或少都模仿了《苹果日报》的改革以适应竞争,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“苹果化”。

&esp;&esp;《日报》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《苹果日报》那般降低售价,但仍然无比地强势,其他报纸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销量在降低,因为读者被《日报》抢走了!

&esp;&esp;直到此时,香港其他报社的人还在按兵不动,他们期待着《日报》承受不了亏损而自己完蛋!

&esp;&esp;没错,《日报》虽然销量惊人,但高额的成本以及取消头版广告的行为,使得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

&esp;&esp;不过,何朝琼很快就有新动作了,所有想在《日报》打广告的商家,都收到了广告费涨价的通知——《日报》增加的成本,最后还是转嫁到了广告客户的身上。

&esp;&esp;一家报纸销量剧增,广告费增长是肯定的。其实在《日报》销量超过16万份以后,其广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,但随后《日报》的广告费还在涨价。

&esp;&esp;没办法,想要实现报纸的高额盈利,广告费就必须猛涨价!

&esp;&esp;超过八成的广告客户对此强烈抗议,近半的客户直接取消广告单子,以此要挟《日报》的广告费降回原价位。

&esp;&esp;何朝琼的回应是:不予理会!

&esp;&esp;因为现如今《日报》的销量都快超过《东方日报》了,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客户,每报社广告部的电话根本就没停过。

&esp;&esp;最终,广告客商们不得不接受现实,乖乖地把钱掏出来。

&esp;&esp;半年之内,《东方日报》、《成报》和《星岛日报》先后改版,而《明报》也取消了头版广告并增加彩页。

&esp;&esp;《日报》掀起的改革风潮,一直在香港持续了数年之久。当读者习惯了全份彩印、排版精美的报纸后,那些阅读体验差的传统报纸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,要么跟着改革,要么关门大吉,无一例外。

&esp;&esp;此时此刻,已经没有人敢再轻视何朝琼这个千金姐了。因为《日报》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,所以外界都将改革的全部功劳安在她身上,还被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