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可是,也不能说那么做了一点用处也没有。
&esp;&esp;治病这种事儿,具体问题具体对待,都很难说。
&esp;&esp;正是因为这一点,令他百口莫辩。
&esp;&esp;理论上他开的药是真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啊!可是偏偏就是出了问题,让他无从否认。
&esp;&esp;他怎么也想不通,那妇人丈夫腿上的伤到底为什么会变成那样!
&esp;&esp;原本他还准备捉林老大夫的错处,当众质问得他下不来台才好。谁想完全没有机会
&esp;&esp;此事一传十十传百,顾家医馆声誉更是一落千丈、雪上加霜。
&esp;&esp;原本还有些熟客有需要的话会上顾家医馆来的,毕竟顾家医馆也开设了这么多年了,即便因为顾少爷的事儿元气大伤,到底也还有几分根基。
&esp;&esp;熟客总是还有那么几个的。
&esp;&esp;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&esp;&esp;可是,这妇人带着七大姑八大姨叔伯兄弟抬着丈夫上门这么一闹,顾家医馆就真的门可罗雀了。
&esp;&esp;就算再熟的顾客也不能不顾及自己的性命啊。
&esp;&esp;看诊拿药这种事儿是能开玩笑的吗?万一要是被顾家医馆治出什么问题来呢?
&esp;&esp;岂不是得不偿失?
&esp;&esp;一天、两天、三天过去了,顾家医馆没有一个顾客上门,医馆里冷冷清清的,呈现一派萧条。
&esp;&esp;原本雇佣的两个伙计眼见情形不妙,便辞职了。
&esp;&esp;第四天终于有人上门,但却不是来看诊拿药的,而是之前合作的供应商,来催尾款的。
&esp;&esp;陆陆续续,好几家有银钱往来的铺子都上门来催款。
&esp;&esp;这种时候根本不可能赖账,连推脱拖延都不能,否则更不知外头会传出什么好话来。
&esp;&esp;顾老爷只能将账了结,一下子支出了一大笔钱财。
&esp;&esp;医馆再坚持开了五六天,依然没有一个顾客上门。
&esp;&esp;两名坐馆大夫也在背地里偷偷的寻找别的出路。
&esp;&esp;毕竟他们总不能在顾家这一棵树上吊死啊。他们都是有医术的,不愁别处找不到饭碗。
&esp;&esp;眼看这般情形,顾老爷不得不忍痛关闭了医馆,将两位坐馆大夫和掌柜伙计全都遣散打发了。
&esp;&esp;顾夫人得知此事,气得胸口作痛,在府中大骂苏锦秦朗过分。
&esp;&esp;不用想她也知道,必定是他们把自己逼成了这样。
&esp;&esp;顾老爷得知了,厉声将她训斥了一通。若不是她自作主张不知死活企图算计人,顾家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?
&esp;&esp;顾家如今在房荫县里可谓是声名扫地,自己出门,但凡有认识自己的,即便笑着跟自己打招呼,也无不用异样的眼光偷偷的打量自己。
&esp;&esp;有的甚至半真半玩笑的打听医馆的事儿,顾老爷好心塞。
&esp;&esp;如今这状况,顾家还在房荫县城里住着显然就不合适了,顾老爷受不了那种异样眼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、窃窃私语,便决定带着家人到乡下的庄子里去先住上一年半载避避风声再说。
&esp;&esp;顾夫人不肯走,她表示要留在县城中,时不时的还能照顾照顾儿子。
&esp;&esp;若是一家子搬到乡下去了,一来她觉得这样更丢脸,好好的城里人转眼变成乡下人,她接受不了。
&esp;&esp;二来,还怎么照看儿子啊?
&esp;&esp;顾老爷无奈,只得告诉她真相:县衙那边不肯通融了,已经没法再照顾儿子了。
&esp;&esp;顾夫人当时就气得眼前发黑胸嗝作痛,这是要整死她的儿子啊!欺负人,太欺负人了!
&esp;&esp;顾夫人哪儿咽的下这口气,带人直奔县衙去找刑名师爷。
&esp;&esp;一言不合气极大闹,大骂刑名师爷收取了苏锦秦朗的好处,故意落顾家的面子,刁难她的儿子。
&esp;&esp;刑名师爷恼羞成怒不由大怒,命衙役直接将顾夫人及顾家下人打了出去,告诉看热闹的众人,顾家想要贿赂他给牢里的顾少爷大行方便之门,被他拒绝了,这便恼羞成怒上门闹事。
&esp;&esp;自己是奉公守法的好师爷,只按朝廷章程办事,那顾少爷罪有应得,就该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