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青杏 第40节(2 / 4)

心。”

原来是新婚小夫妻想出去玩,杨县丞松了一口气,不过并不敢大意:“大人和夫人想去何处散心?学生毕竟是本地人,知道得多些。”

长青有些不大在意的道:“就随便走走吧,在县城转转,然后就出城去,看看城外,再坐一回船,也进山里去瞧瞧。”

杨县丞就道:“城里这边倒是安全的,山里……大人务必让小武带路,这山太大了,许多地方都不能走,不然遇上什么野兽可是要命的。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长青忽然想起来,“对了,我知道你老家就是山里的,如今家里人可还在?”

杨县丞一拱手:“除了贱内和几个孩子,学生的父母兄弟都住在山里,家里长辈都健在,山里日子简单,都不愿意离开。”

这话颇多水分,只是长青并不深究,接着问:“杨县丞出来多少年了?当县丞都很久了吧。”

“学生十年前考中生员,先是在县学读书,后来机缘巧合的认识了丁捕头,还结了个郎舅亲戚。从前的县丞老迈之后,得了县学里先生推荐,学生就做了这个县丞。把家眷接进城里,也就是六七年前的事儿。”杨县丞似乎毫无隐瞒,还解释了一下,“学生是寒门出身,家里只有几亩山地,是父亲兄长进山打猎换钱供学生读书的,因此一次乡试不过就再不考了,寻得这个差事也好有个进项,再贴补家里。”

“寒门出贵子,杨县丞如今必然能帮衬家里了。”长青又道,“我能走到今天,也是全靠娘子。她自小就来了我家,极是聪明能干,小小年纪不辞辛苦的赚取银钱,供我读书考试,还置办了田地供养母亲祖母,替我尽孝。所以来了这里,我就想让她松散松散,不必那么辛苦。”

杨县丞仔细听着,听说县令夫人居然是童养媳的时候挑了挑眉,听完之后脸上也有动容之色:“夫人是孝义之人,令人钦佩。”

长青的话句句属实,只是却不单是表心迹,而是另有用意,看着杨县丞离开时轻快了许多的步伐,他勾了勾唇角。

许杏和长青都穿了厚衣裳,每人又背了个小包袱,装着几件换洗衣物,就带着张氏兄弟和小武出发了。

小武今年十九,是本地人,父母住在县城外,外祖家却是山里的,又加上经常出外办案,地头很熟,身兼向导和护卫两职,跑前跑后极为用心。

因为县城不大,而且出城后到了青沙江要坐船,车马不便,他们一行人就步行出发了。县城里面许杏已经草草的逛过,这一次主要是带着长青再看看。当然,他们没再遇上之前那个哭诉的妇人,也不知道她家的米粉摊子是不是真的没了。

出了城也还有大片地方,不过都是普通村落,和一路走来见到的南方乡下没有太大的差别,他们就按小武说的,走了去江边最近的一条路。

“咱们安龙县啊,三分之二的地盘都在山里,其实山里也很好,只是出来进去的太不方便咯。”小武说。

等到了江边,许杏看着遥远的对岸,感觉到湿润沁凉的水汽打在脸上,震惊道:“这是一条江?是海吧,这么宽?”

小武道:“这里是最宽的地方,因为水流平缓,上岸之后去县城也近,船家爱在这边停着,那边就有船过来了。”

等船家过来的时候,长青道:“我看县志上说,青沙江绵延三百里,在安龙县内有七十里,水面最宽处有二里,最窄处三十丈,这里大约就是那宽处了。”

“大人好生博学!”小武笑赞,“这里确实有二里宽,不过水面平稳,过江不费多少功夫。”

“要这么说,也不该出入这般艰难才是。”许杏有些不解。

小武便道:“夫人有所不知,水上讨生活极是艰难,遇上下雨洪水之时翻了船丢了性命的不在少数,能赁上几亩田地糊口的都不愿做这船夫。船资因此也就贵起来,山外的人不屑进山,山里的人就算想出来,也很少有人出得起,特别是多次往返的,时间久了山里就越发闭塞起来。每年大约只有收赋税拉粮食的时候江面上热闹些。”

许杏点点头,没再多问。等上了船,船家说他们五个人一共要二百五十文钱,许杏一边给钱一边道:“一来一回,一个人光船钱就花一百文,确实是不便宜。”若是能解决这个交通问题就好了。

夫妻出游(中)

船家是本地人,不会说官话,因此只偶尔和小武说几句,小武便翻译给长青他们听:“船家说咱们到对岸在江沿镇下船,今天正好有集,很热闹的。”

长青却道:“你也是本地人,听闻你外祖家就在山里,怎么倒像不熟悉这里一样?”

许杏心里也是一咯噔,不知道这个小武有什么居心。

小武却一脸坦荡:“公子有所不知,小人每次进山并不走这边,都是到下游走窄处,上了岸直接上山看看外祖和舅舅,并不在江沿镇。”

“那怎么领咱们走这条路呢?”许杏问,“走你熟悉的路不好吗?”

“小人外祖家是真正的乡民,穷得很,大家都住在山上,去他们家光爬山就要爬一个时辰,也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