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(3 / 3)

卤煮区的民夫们。

他指着民夫开口道:“这些民夫工钱几何?”

“回殿下……”王承恩作揖回礼道:

“一日三十五文,整个盐场有一千二百民夫,算上一些卤煮的原料,每月盐场支出三千七百余两,收获盐三千余万斤,去了盐场,运输,皇店成本,获利十四万两左右。”

“目前应该还有半个多月的晒盐时间,再往下便应该要下雪了。”

不得不说、贩卖私盐确实暴利,尤其是像朱由检这样贩盐的规模,更是前无仅有。

北直隶每年的日照时间在五十到六十天,阴晴不定,主要还是靠夏季和秋季。

如果日照好,一亩盐田一天产盐千斤并不难。以眼下两万亩盐田的规模,明年盐场的产出在三四亿斤左右。

这么多私盐,足够摧毁整个北方五省的私盐贩子了。

只要牢牢占据北方私盐市场,朱由检也就可以开始稍微提价,然后谋求击溃南方私盐市场了。

哪怕没有击败,但北方的市场,哪怕保持五文一斤的私盐价格,也能收入一百四十多万两,每提高一文的盐价,便能多收入几十万两。

提高盐价会苦了百姓,朱由检知道,但他手里只要有银子,就可以发银子搞道路、驿站、水渠等民用基建,再把银子发到百姓手上,循环经济。

想到这里、朱由检转身便准备离开盐场,王承恩和曹化淳也带着骁骑卫和锦衣卫护送。

最后朱由检拿了粮食亩产的文册,随后在曹化淳的帮忙下上马,末了交代了一句王承恩:

“承恩、留下十万亩试验田就可以,其他的田地发给当地的百姓,收为御马监佃户。”

“试验田就种植番薯,还有少量土豆和玉米、水稻、麦子、蜀黍就行。”

“日后燕山所的学子扩充后,这片试验田会用上的。”

“奴婢领命。”王承恩作揖回礼,而朱由检也微微颔首,踏上了回京城的路程。

这一路上、他在想如何提高粮食亩产。

搞杂交水稻没技术和条件,但筛选良种,培育良种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
哪怕只能让粮食增产十几斤,几斤,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,更何况还可以搞杂交家禽牲畜。

以朝廷付出财力来牵头,朱由检就不信,不能搞出一些优良的品种。

这么想着、他紧赶慢赶,终于在两天后的九月二十八这一天回到了京城,并前往了养心殿,将试验田的文册交给了好皇兄。

“亩产八石?亩产三石?”

养心殿内,当朱由校看到文册上的各种记录,他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