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后续弥补又如何?陆文昭,你把这次赈灾不及时的官员尽数抄家!”
“卑职领命……”陆文昭硬着头皮接下了军令,而朱由检也转身向着乾清宫走去。
只是当他走到乾清宫门不远处的时候,便看到了站在宫门口,抬头不断张望四周的朱由校。
当朱由校见到朱由检,他当即带着魏忠贤、王安、王体乾、刘若愚四人一路小跑过来:
“弟弟!”
朱由校跑到朱由检面前,抬了抬手想要拥抱,又想了想二人的年纪和身份,只得在抬到一半的时候放下。
朱由检见状,倒是主动抓住了朱由校的手腕,笑道:
“哥哥许久不见,倒是健壮了许多。”
“弟弟消瘦了……”朱由校同时开口,眼中有些心疼。
倒不是他夸张,而是朱由检自己的体型有些夸张。
出征前,他体重折合后世的重量单位,差不多是一百六十斤左右,算得上健壮。
只是出征归来的他,眼下体重最多不过一百三十余斤。
这样的体重,对于他即将五尺六寸的身高来说,简直消瘦的让人心疼。
相较于他,二十一岁的朱由校五尺五寸的身高,体重却大致在一百五十斤左右,看上去倒是有些健壮。
不过、二人就算胖,也和万历等人的胖不同,而是和朱棣、朱元璋类似。
毕竟二人一个征战沙场,一个每日打磨木头,都是体力活……
“走!”
兄弟之间没有那么多肉麻的话,朱由检笑着开口,便抓着朱由校的手向着乾清宫内走去。
看到这一幕、不知道的还以为朱由检是哥哥,朱由校是弟弟。
不过这也不奇怪,毕竟从体格上来说,即便朱由检有些消瘦了,但是旁人一看都觉得他气场太过强大,让人难以开口接近。
“齐王千岁……”
路过乾清宫门,门口的净军太监纷纷唱声,而朱由校和朱由检也越过了长长的宫道,走入了乾清宫的养心殿内。
只是在进入养心殿内坐下后,朱由检便收起了笑脸,对朱由校说道:
“苏常湖松四府之地的水患恐波及近千万人,哥哥只调拨二十万两怕是不够……”
“有这么多人?”朱由校有些惊讶,而朱由检见状也叹了一口气。
谁说不是呢……
南直隶在明初全国人口只有六千多万的时候,它便占据了六分之一,有上千万人之多。
这样的人口在繁衍二百余年后,南直隶的人口总数早就突破了三千万的总数,只是明代黄册总是抄旧而无法记录罢了。
如苏州这样占据了南直隶四分之一钱粮的大府,人口更是三百余万,一府之地堪比一省。
如果加上常州府、湖州府、松江府,人口少说也得有个七八百万。
朱由检说近千万人,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这四府之地虽然也改稻为桑,但毕竟留有不少稻田,依旧是南直隶的粮食大户。
眼下它们全境遭灾,在明代这种几乎都是一二楼平房小院的时代,还能发生淹死数千人的情况,当地的惨烈可想而知。
能动的人都活不了,更别提扎根在地里的粮食了。
这四府之地的千余万亩绝收,便是二三千万石粮食绝收。
这二三千万粮食的缺口,总得有人要来补足吧?
“臣弟想让陆文昭派锦衣卫监察司前往南直隶调查,将赈灾有误官员流放,将贪赃之辈抄家。”
朱由检一开口,朱由校便知道自家弟弟是动了真怒了,因此也没有拒绝,而是看向陆文昭道:
“齐王的话你都听到了,具体的事情怎么办,你自己看着办吧。”
“臣遵旨……”陆文昭作揖应下,而朱由检见状又道:
“这次山西、北直隶、河南、山东四地大震,仅凭四百万两银子和三百万石粮食,必然是难以赈济。”
“哥哥手里的那份文册也可以适当放出来了。”
一句话,瞬间让朱由校脸色变了又变。
文册……
朱由校自然知道自家弟弟说的是什么,无非就是从板升城搜出,当初三娘子和边将、官员、商贾私下走私的文册名录。
如果要动这个名录,那牵扯的范围可就太大了……
想着、朱由校迟疑道:“是不是太早了些?”
“哥哥认为呢?”朱由检反问朱由校,而他们的对话让除了陆文昭以外的人听得云里雾里的。
过了片刻,朱由校才皱眉道:
“一点一点来吧,这案子若是雷霆出手,恐怕会让朝野震动。”
“先从商贾和一些边将小吏出手……”
“不!”朱由检打断了朱由校的想法,尽管朱由检知道商贾有很多银子,但他更清楚商贾能反抗朝廷的手段很有限。
与其动商贾,不如先动官员!
“先将五品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