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空。
左参政作揖解释着,并说道:“除非有波及整个江南的大灾,不然恐怕衙门每年只能吸引数万移民。”
曹鼎蛟说的这些,实际上杨文岳都明白,他主要还是关心过深,毕竟杨炳文是他长子。
一哨驻扎在被杨炳文取名为“撒喇西岛”的温哥华岛,另外一哨则是分为五个总旗,分别跨海登陆北亚墨利加。
五个队长和副总旗、总旗官围在了一个火堆旁,众人烤着身子的同时,也在看着手中的地图。
“这地方虽然白天和辽南差不多,但晚上倒是没有辽南那么冷。”
只是从眼下来看,江南百姓对迁移瀛洲都尚且如此抗拒,更何况数万里海疆之外的齐国呢……
相较于前往大陆之上探险的各旗人马,此刻作为探险队参将的杨炳文却头疼不已。
杨炳文病急乱投医,而主薄也皱眉回应:
杨炳文想到了利用撒喇西岛上的撒喇西人,至于四夷馆的人能不能学懂对方的语言,这点他并不担心。
“今年给朝廷运了六百万石米麦后,府库里还剩多少?”
杨炳文不忍说下去,但主薄明白他的意思。
实际上如果他们能有一个类似颜思齐、李旦这样经验老道的人领队,眼下根本不会担心返程的事情。
“张守备他们北上七日,想来走了两千余里,但按照他们信鸽回信来看,北边越走越荒芜。”
说白了他们是大明前往北亚墨利加的第一批人,来的时候借着怪流,每日能走四百多里,因此众人心里都很高兴,以为返程的时候,怪流会变了风向送他们回去。
杨文岳说这句话的时候,语气带着一些惆怅,曹鼎蛟闻言也不免安慰道:
“杨参将、刘主薄,好消息!”
一些船上种植的蔬菜被翻炒,清理好的山羊和麋鹿被架起来炙烤,撒上用小刀磨出的盐晶粉末,还有那便宜的干辣椒粉,一时间香气弥漫。
“经略,京城飞鸽传书,命瀛洲再盈出二百万石米麦送往京城,以解山陕粮荒……”
双方倒是没有爆发什么冲突,探险队选择在船上和沙滩不远处扎营。
他眼下担心的不是土人对他们袭击,而是担心回不去大明。
“好!”听到两条好消息,刘主薄攥紧了拳头,同时舒缓了一口气。
“让下面的人好好安营扎寨,顺便在海边煮盐,打些鱼获来制成鱼干。”
至于总旗官则是接见了那名伍长,然后按照他描述的地形,最终在距离沙滩一里的地方选定了驻扎地。
“就眼下这情况,府库需要采购三百多万石的番薯才能养活那二百余万劳改工。”
如果加上瀛洲本土百姓帮官府屯垦的民屯粮,田赋总数是达到了一千三百余万石。
由于水泥场、化肥场和矿场的兴起,瀛洲本土近五十万人都涌入了其中,创造出了大量资源。
“是!”
他对航海不熟悉所以惊慌,可打仗是他的强项,他能冷静分析战局,所以他不想这么快接触西班牙人。
探险队从八月十九的北岛府出发,原本是准备按照朱由检绘制的地图,往北沿着阿留申群岛一路向东前往北亚墨利加北部地区的。
“如果这样都不能安稳地方,那该镇压就镇压,不要心慈手软!”
一时间、上岸者不下百人,不过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船工,只有不到六十人是明军,而这些明军上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穿戴甲胄。
无奈,他只能派船队分为两支,分别北上南下,寻找可以送他们回大明的“怪流”。
他们向里搜索的三里左右的距离,并没有发现什么土人,而是见到了一个十分宽阔的大湖。
“江南富硕,哪怕遭遇大灾也难以迁移,更别提今岁是安康之年了。”
“嗯……”听完二人的话,杨文岳微微颌首,只是不等他有别的举动,一名布政使司的参议拿着纸条走进衙门会堂,恭敬作揖道:
只是当他看向杨炳文的时候,杨炳文却皱眉说道:“买粮的事情搁置,先不要接触佛郎机人。”
“按照这图上所画的,我等应该在这个位置。”
他们花了三十二天的时间,从北岛府北部,阿留申群岛南部,顺着暖流抵达了后世北美洲的温哥华岛,并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和当地土人接触。
“嘭——”
总旗官用树枝指明了地图上他们所在的方位,而这个方位所代表的,便是二百多年后的西雅图。
“让四夷馆的人好好学撒喇西人的话,然后在两个月内,带撒喇西人去南边买粮食。”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这过程中累死的人也不在少数。
这么一来,原本还能保持人均两石米的瀛洲百姓,眼下就只能人均一石半了。
“若是真的没有办法,我们便只能对土人下手了……”
“虽说确实是这样,但毕竟恶了当地的土人不好,我们